11月4日下午,哲学学院在学院D2004报告厅顺利开展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系列之一“研究生人际关系建构与人际交往应对”,旨在帮助研究生领会用心理学理解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本次讲座主讲人是pp电子游戏网站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高杰老师。
高老师以三个简易深刻的小问题作为讲座开场,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与讨论,讲座在一番活跃的气氛中展开。高杰老师首先阐明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其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主要用于解释探索个体与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其中依恋关系的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母婴关系的构建。紧接着,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矛盾型——这四种依恋类型,并探讨它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时所导致的不同心理态度和行为模式。通过别开生面的问答与介绍,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觉察,定位辨析自己的心理依恋类型,使同学们逐渐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高老师在第二部分向我们介绍客体关系理论,一个强调人际关系模式对个体性格、行为影响的理论。通过人与人成长的矛盾等生动的例子,详细说明客体与自体之间的投射与认同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心理机制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让同学们对这一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高老师还介绍了如何运用客体关系理论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交往过程中个人存在的不安情绪,要勇敢的对双方的投射关系表达不认同,就可能会结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从而建立一道个人的心理健康防护屏障。
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人际交往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心理学专业意义上的“疑惑解答”环节。面对众多同学们的踊跃提问,高老师不仅做出了通俗易懂的理论回答,而且还为同学们进行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构建现实上的排忧解难。此外还讨论如何更精确地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构筑我们的人际交往之网。
多一些设身处地的共情,多一份聆听与理解;以同行者的身份互相包容,或许才是正解;从“心”出发,“愈”见更好的自己。
(审稿:王翠)